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吱哇资源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8|回复: 1

国产大模型已无公司可投

[复制链接]

25

主题

100

帖子

30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2
发表于 2023-8-13 23: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模型创投市场,来到了" 无公司可投 "的新阶段。
创业者想要钱,但新轮次大额融资越来越难;投资人难以寻求合适的标的,看得中的投不上、投得起的看不上。
这样的现象既在意料之外,又实属情理之中。
万箭齐发小半年,普通人对 AI 与大模型的使用频率下滑,当激情趋于平缓,就连领头羊 ChatGPT 的访问量增速都开始放缓。
但这个赛道的卷和拥挤远未停歇
作为最早一批 AI 初创公司,深耕轻量模型的一支团队,已经直奔独角兽而去;不断涌现 AIGC 创企的清华系,又一家专注对话系统的 AI 公司新近入场,还有本科毕业生创业的 AI 助手,开启 beta 测试不久。
一边,热门玩家的融资进展并算不得顺风顺水;另一边新公司、新产品不断挤向赛道。
就是现在,现实终于开始敲响警钟:
狂热正在褪去,AI 初创公司正在创投市场上经历更大的考验,或许,洗牌已悄然而至。
赛道资源有限,时间窗口短暂
OpenAI 一往无前,在它的带动和刺激下,国内,大模型创企争先恐后迸发。
但愈往后走,需要直面的考验和困难也越来越明显:
首先——
赛道有限
今天,几乎每一家大模型创业公司都能敏锐地感觉到,这条赛道虽然火热,但赛道资源有限,时间窗口短暂



ChatGPT 的每一次更新,都在挤占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连 18 个月从白手起家到估值 15 亿美元的 AIGC 明星独角兽 Jasper,也开始进行了裁员行动。
再看开源领域,以 LLaMA-2 为代表,整体实力也在迅速增强。
纵向对比,相继奔赴大模型创业的公司太多了。据不完全统计,包含通用与垂直、开源与闭源不同类型在内,国产大模型数量已超百家
能直观感受到,短短半年时间内,就在这百家之间,明星、小巨头几乎以泉涌的速度出现
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MiniMax,一路凯歌向独角兽行列迈进。据市场消息,国内最早下场的一支团队,走轻量化路线,也已直奔 10 亿美金估值而去。
这令人兴奋,也令人咋舌:
哪怕是在热钱最多的互联网时期,6 个月时间估值狂飙,也几乎是天方夜谭般的存在。
更别提光年之外这样的特例——被美团收购之前,在没有 demo 流出的情况下,用时 4 个月,估值超 10 亿美元。
明星耀眼,意味着它们将占据大模型赛道上的绝大部分位置,剩余 99% 玩家的资源抢夺战,注定激烈



创投支撑,开始扎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半年过去,真正坐上牌桌的投资方," 扎堆 " 现象格外明显。
根据已经曝光的市场估值,量子位对2023 年 1 月以来,大模型创投圈有所动作的公司和投资方做了整理归纳。



量子位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仅限 2023 年
表格之外,零一万物、百川智能等明星公司的最新估值还蛰伏水下,不为外人所知。
但表格内的信息足以让人发现,大模型创业时代,VC 的赌徒游戏很有规律可循:
要么,认准头部
典型例子是过去半年中,出手最为频繁几家,如以腾讯投资为代表的大厂战投 / 风投,或自身在赛道上一路飞驰的智谱 AI。
对它们而言,鸡蛋既不会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不会放在太多篮子里,更不太会放在头部梯队以外的篮子里。
要么,坚定地选择某一家被投企业
如同汤姆猫对西湖心辰的一路加码,或是知乎对面壁智能的持续看好,自己合伙人、CTO 出任对方董事兼 CEO 那种。



知乎合伙人、CTO 李大海出任面壁智能 CEO 想要高估值,需面对瓶颈期
再者说,纵使创投市场无人不谈大模型,但能够投出的钱是有限的,并且在美元基金撤退渐远的境况下,这些钱不热,更不算多
量子位获悉,一家数月前宣布入局大模型的初创团队,在与资方的洽谈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目前对外报价已经压至 1 亿美金之下,远低于最初预期。
讨论火热,但融资不易,不止体现于此。
大模型创业还只处于上升期,高估值等同于被投公司未来需要承担更高的成长预期和盈利压力。
市场消息是,融资轮次越往后、估值越高、需要的真金白银越多,对真实能力和技术商用的检验也就越严苛
直到今天,10 亿美元的估值额度,已经成为了普通大模型初创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的天花板;在达到这个数额之前,10 亿人民币,同样不容轻松迈过。
渐渐迎来第一波冷静期
然而,这批创企面临的资金挑战,从一开始就格外艰巨。
模型训练成本高、数据获取难、顶级技术人员奇货可居,一言以蔽之,想做大模型,必得花钱如流水。
现在还要面临转化为实际业务难等问题,方方面面禁锢着诸多大模型公司的技术商业化和进一步快速增长。
求并购成并行选项
于是,当新轮次大额融资越来越难时,并购抱团开始成为并行选项。
量子位最新获悉,一家清华系 AI 大模型公司,被曝正以 10 亿人民币估值寻找新一轮融资。
该公司同时在以 1 亿美金的价格,在市场求并购。这一价格,与其完成上轮融资时的估值平价。
来自资本市场的消息还传出,同出清华一脉的智谱 AI,正在就并购事宜接触该团队。
这并不是独一份的生存思路,历史总有可以镜鉴的相似性:
今年 4 月,光年之外完成对 AI 深度学习框架公司一流科技的收购,持有其约 46.52% 股权。
彼时,已经完成 4 轮融资的一流科技屡屡融资不顺,差点倒在 AI 2.0 浪潮兴起之前;而王慧文自立山头,急需引入行业资源增强竞争力量,为 " 打造中国 OpenAI" 储备力量。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王慧文因病隐退,一流科技随光年之外归入美团麾下。
投资方坚持 " 保守 " 路线
王慧文激流退场的意外,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大多数投资机构共同的态度,那就是保守
不少一线投资人吐露道,市场上的项目看了很多、聊了很多,但最终锚定的标的寥寥无几。
如上文所言,资本集中押注,狩猎目标集中在 3-5 个选手身上,通往成功的机会被极限压缩。
马太效应的加剧,让有望突围的创业公司数量更进一步缩小,但纵观市场上叫得上名字的公司,要价都扶摇直上。
就算对 "AI 2.0 时代有比互联网大 10 倍的机会 " 深信不疑,但是否值如此高昂的价格,却是一个问号
毕竟拉起队伍后,大模型商业模式不明确,盈利点不清晰,许多创业项目还停留在概念验证阶段。
到训出大模型、拿出真产品,甚至赶上 GPT-3.5,赛道上的国内选手们要走的路还挺长
部分投资人干脆放弃看大模型项目,转向 infra 层面看芯片、看硬件的老路。
等年底他们发布模型,试过深浅再说。
仍持观望态度
投资人们举着棋子不敢轻易尝试,还没买到入场券的,有的在观望,会不会在开源领域出现比 LlaMA-2 更厉害的模型,让大家都没得玩?
还有的在等应用层的机会
只不过就会回到月前的朱啸虎和傅盛在朋友圈之争,对于 know how 略显单薄的应用层而言," 有没有创造价值,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不要太高期望值就好。"



以及,实际情况中,自身根本建立在别人提供的 API 上,对创业公司是否不太友好?
在这样的高呼声中,人们心中的疑虑加剧:
真的能在短时间内做成吗?做出后,效果离 GPT-4 还差多远?有一定的实力,能找到合适的商业化落地场景吗?投入与价值是否真的成正比?
本来没出手的投资方,似乎更不着急了。
8 个月前,ChatGPT 一石激起千层浪;6 个月前,国内的大模型赛道开始备受瞩目,热度逐渐如日中天。
到现在,想走大模型路线通向 AGI 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头号玩家们每周仍然要见数不清的投资者,梯队前列公司的估价持续走高,新兴的后起之秀还在源源不断奔向赛场。
同时面对的还有更为冷静和严苛的评价目光,来自投资人,来自业界,还来自自身——且多少带着与日俱增的质疑。
大火热炒半年,大模型身下燃烧的大火开始转向小火模式,在年初 " 宣布入局 " 和年底 " 模型 / 产品问世 " 之间的这段空隙,种种迹象表明,大模型创投界渐渐迎来了第一波冷静期
联系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

帖子

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0
发表于 2023-8-13 23: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就是这样呀,所以起来的公司都去海外上市。因为国内没人信呀,没人投然后好多人还问为什么要让外国公司入股啊,占股比例高啊之类的。人家弱小的时候国内有人在意么?还不是靠国外风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
在线咨询
微信:hft805099614
咨询热线
400-888-888
微信扫一扫
直接访问本页内容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吱哇资源站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8 10:54 , Processed in 0.09421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