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哇资源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2|回复: 5

波澜壮阔40余年,香港电影终在2002年划上不甘的句号

[复制链接]

82

主题

88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9
发表于 2022-12-7 08: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年,在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无间道》收获年度票房冠军的同时,一举夺得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在内的七项大奖。
                        
            颁奖嘉宾吴思远站在台上,面对着台下的电影人,说出一番加油鼓劲的话:
            “香港电影史上曾经有过很多次起伏,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香港电影人从来没有放弃,始终抱着必胜的信心。
            今日,是香港最困难的时候,我想我们电影人必然会企出来,和我们全港市民一起,我们要打赢这场仗,要令香港走出困境。
            有香港就有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不死,香港不会死。”
                        
            当时台下坐着周润发、刘德华、郭富城、梁朝伟、郑伊健、洪金宝、郑秀文、朱茵、吴君如等众多实力明星,大家踌躇满志,都相信只要这个班底还在,香港电影就不会死。
                        
            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张国荣,当晚四大天王同台演唱《当年情》
            谁知随着《无间道》的落幕,曾经黄金时代的导演们纷纷北上拍片,本土制作日渐凋零,香港电影亦告别一个时代。
            一、60年代电懋、邵氏、长城三足鼎立,邵氏终成市场霸主
            1909年,美国人宾杰门·布拉斯基在上海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同年来到香港,拍摄警匪短片《偷烧鸭》,由梁少坡自导自演。
            这是香港本土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虽只是一部短片,却拉开了香港电影史的序幕。
                        
            (亚细亚影戏公司演职员合影)
            但当时的亚洲电影中心并不在香港,而是在繁荣的上海滩。直到50年代,随着但杜宇、岳枫、程步高、朱石麟、费穆等大批电影人才流入香港,香港电影才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晚年的但杜宇)
            其后,电影界涌现出“国语四大”长城、凤凰、邵氏、电懋;“粤语四大”新联、中联、光艺、华侨这八家最具实力的电影公司。
                        
            到了50年代末期,电懋、邵氏、长城三家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香港电影市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投入营业,标志着邵氏影业辉煌的开始。
                        
            1964年6月20日,电懋创始人陆运涛与其妻子等共57人参加第11届亚洲影展,在回程途中却遭遇空难事故,这57位电懋骨干全部遇难,令电懋元气大伤。
                        
            其后电懋公司由其胞妹夫朱国良继承,但发展大不如前,逐渐从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60年代邵氏终成香港电影市场龙头,坐拥李翰祥、张彻、胡金铨、楚原四大导演;王羽、姜大卫、狄龙、傅声等一众卖座明星。
            其创作题材也日趋多元化,武侠片、枪战片、历史片、爱情片、灾难片等各种商业类型都有涉及,在亚洲地区影响力巨大。
                        
            当时有5部破百万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独臂刀》、《金燕子》、《大刺客》、《珊珊》皆出自邵氏。
            “邵氏出品,必属精品”这八个字成了邵氏打在厂牌Logo上的宣传标语,也是其对自身电影质量的自信。
                        
            二、70年代邵氏、嘉禾龙争虎斗,嘉禾步步为营笑到最后
            俗话说:“患难易共,富贵难同”,邵氏电影工厂在繁荣发展的背后,其陈旧落后的管理和分配制度,却令员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当时邵氏严格按照员工合同制发工资,其导演和演员无论拍出的电影多卖座,得到的也是依照合同分配的工资。
                        
            这种分配制度显然不利于激励员工创作上的欲望,即使像李翰祥这样的顶梁柱,每月到手的工资也只有8000元港币。
            矛盾的是,为了招兵买马,邵氏一边花重金从别的公司挖角;一边对公司的老员工各种剥削压榨,这些都让那些忠心耿耿的员工们心寒。
                        
            到了70年代,胡金铨、李翰祥、邹文怀、楚原、张彻等人都相继离开了邵氏,大量的人才流失也导致公司的发展陷入困境。
            其中,邹文怀是在邵逸夫身边工作了13年的老臣,却因与邵逸夫的夫人方逸华不和而被迫辞职,还挖走了梁风、何冠昌两员干将。
                        
            这三人同气连枝,决定联手在电影圈干出一番事业,他们集资200万港元,买下了国泰片场旧址作为根据地,成立嘉禾电影公司。
            嘉禾与邵氏,正如武侠世界中的武当和少林一般,自此拉开了16年争斗的序幕。
                        
            (何冠昌和邹文怀)
            初期的嘉禾发展并不顺利,推出的《天龙八将》《鬼怒川》等片市场反响都很一般,但邹文怀很快遇到了他的贵人。
                        
            从美国返港的李小龙,找到邵逸夫希望加入邵氏,他提出拍一部片要拿1万美元,又要求对电影剧本把关,但这些条件都令邵逸夫难以接受。
            邹文怀嗅到了机会,主动联系李小龙,最终用诚意打动了他,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了2部电影。
                        
            1971年,《唐山大兄》以320万港元票房,刷新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1972年,《精武门》又以443万港元创造新高。
            同一年,李小龙又自导自演了《猛龙过江》,以531万港元登上榜首;
            之后,与华纳合作的《龙争虎斗》,又把嘉禾电影推向国际市场。
                        
            李小龙先后与嘉禾签了6部片约,即使他在1973年7月20日突然去世,嘉禾仍能拿他已经拍好的电影素材,剪出了《死亡游戏》《死亡塔》两部电影。
            这些功夫片的市场反应都相当好,令嘉禾掘得第一桶金,也在香港电影圈站稳了脚跟。
                        
            有别于邵氏的员工合同制,嘉禾引用西方更加自由开放的独立制片人制度,让电影人成立子公司并参与票房分成。
            依靠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嘉禾又从邵氏挖到许冠文洪金宝两员猛将,这一文一武的组合令嘉禾电影走向了辉煌。
                        
            三、80年代风起云涌,新艺城惊艳十年,嘉禾稳扎稳打
            80年代的新浪潮运动,是香港电影风起云涌“崛起”的开端。
            徐克、许鞍华、严浩、方育平、余允抗等留学归国的年轻编剧和导演,从欧美学到了更加系统化和商业化的电影拍摄技巧和管理模式,他们为香港电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些留学生们先是加入当时各大电视台历练,待羽翼丰满后,便投入电影市场,拍出了个性鲜明的代表作。
            其中《疯劫》、《撞到正》、《地狱无门》、《凶榜》、《点指兵兵》等片皆是挑战感官极限的Cult大作,虽惊世骇俗,却难以得到市场的肯定。
                        
            这些人才华横溢,被各大电影公司收编后,很快展露出自身的实力。
            1980年,在金公主娱乐有限公司的资金支持下,麦嘉、黄百鸣、石天三人合作创办了新艺城影业。
                        
            麦嘉、石天、黄百鸣三人又集结了徐克、施南生、曾志伟、泰迪罗宾,组成一个七人的创作小组,日后这个组合被称为“新艺城七怪”
            在这“七怪”的集体创作之下,诞生了《滑稽时代》《鬼马智多星》《搭错车》等卖座好片。
                        
            其中尤以《最佳拍档》系列最为出色,其前三部从1982年到1984年连续三年占据票房榜首,实现了不可思议的票房三连冠。
                        
            1986年由徐克监制、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又以3465万港元票房刷新了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影响了整个亚洲电影市场,标志着香港电影进入了成熟的商业片时代。
                        
            但新艺城并没有影响到嘉禾的发展,继许冠文和洪金宝之后,1980年嘉禾又迎来了日后倚仗20多年的公司顶梁柱——成龙
                        
            “七小福”的陈港生,原艺名元楼,1976年签约罗维影视公司,罗维有意将他打造成“李小龙2.0”,便给他改了艺名“成龙”。
            然而“李小龙模式”并不适合成龙,刻意模仿李小龙的成龙,在镜头前显得呆板、木讷、傻里傻气,丝毫没有观众缘。
                        
            在推出几部电影皆票房惨败之后,罗维也接近放弃。其后他把成龙借给吴思远,后者却拍出了《蛇形刁手》《醉拳》两部卖座好片。
            这让成龙发现了自身的价值,于是他决意离开罗维影业,经历一番波折之后,最终加入了嘉禾。
                        
            有了洪金宝和成龙,嘉禾在整个80年代都立于不败之地——成龙的《师弟出马》、《龙少爷》、《A计划》系列、《警察故事》系列;洪金宝的《鬼打鬼》系列、《五福星》系列、《皇家师姐》系列、《僵尸先生》系列皆是影响一个时代的经典。
                        
            嘉禾的独立制片人制度,给了这对师兄弟极大的创作自由——洪金宝有“宝禾”,成龙有“拳威(后改为‘威禾’)”。
            但两人都非池中物,洪金宝想法多;成龙爱花钱,这些都让老板邹文怀头痛不已。
                        
            洪金宝原来和麦嘉、刘家荣创立了“嘉宝影业”,到了1980年宣布解散。
            被嘉禾收编后,虽名义上是其子公司“宝禾”的老板,创作上却受到嘉禾的约束,于是不甘心久居人下的洪金宝,在1984年又和岑建勋合伙创立了“德宝电影”。
                        
            此外,洪金宝还拥有一家以独立制片模式运营的“宝祥影业”,虽然“宝禾”为嘉禾拍了不少卖座的好片,但洪金宝另起炉灶的骚操作还是令嘉禾大为恼火。
            加上80年代末“宝禾”推出的几部电影接连失利,嘉禾渐渐放弃了洪金宝,将扶植的重心放在成龙身上。
                        
            但成龙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虽没有那么多“门道”,却一心要把自己的电影推向国际市场。
            因此成龙的每部电影都会争取到国外去取景,虽然拍出来的电影质量有目共睹,却也十分烧钱,一不小心就要赔本。
                        
            像《奇迹》《飞鹰计划》《霹雳火》这些电影票房虽然都很多,却都因为投资巨大而难以收回成本。
            为此嘉禾高层想了很多主意来限制成龙,包括不让他自己执导电影,但这些主意都收效甚微,这些隐患为嘉禾日后的衰落埋下伏笔。
                        
            而在新艺城和嘉禾这两大公司的双重夹击下,接近流失人才的邵氏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邵逸夫看到电视行业尚有发展空间,便在1985年宣布停产,卖掉了旗下的电影院线,将公司业务全面转入电视剧行业。
                        
            四、90年代永盛影业崛起,香港电影枭雄辈出、盛极一时
            然而进入90年代,新艺城便因分配不均和创作理念分歧等问题仓促解体,前后仅存10年。
            因不满新艺城只拍喜剧片的徐克,从1984年便与幕后公司金公主搭上线,离开新艺城,和老婆施南生成立电影工作室,开启自主创作之路。
                        
            徐克大胆启用程小东、杜琪峰、钟志文、林岭东、严浩、陈木胜、李惠民等导演,拍出了如《倩女幽魂》系列、《笑傲江湖》系列、《惊魂记》、《古今大战秦俑情》、《棋王》等好片。
                        
            加入嘉禾后,徐克又启用昔日的“少林小子”李连杰拍摄《黄飞鸿》系列,在电影圈掀起一股武侠片风潮。
            黄飞鸿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其故事最早被胡鹏、关德兴于1949年搬上银幕,关德兴也是香港人公认的“正牌黄飞鸿”。
                        
            徐克却将黄飞鸿年轻化,并加入清末动荡的时代背景,令《黄飞鸿》系列故事带着历史的厚重感。
            这些改变令电影呈现出有别于传统功夫片的独特魅力,李连杰出色的表演也得到观众的肯定。
                        
            相继推出三部曲之后,李连杰一时间成为香港电影圈最炙手可热的功夫明星,身价直逼如日中天的成龙。
            但已经拥有成龙、洪金宝这两块招牌的嘉禾并没有将李连杰放在眼里,发生合同纠纷时也没有选择站在他一边,这导致李连杰最终离开自立门户。
                        
            另一边,创办于1987年,已经拥有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王晶等大牌的永盛电影公司,却主动向李连杰伸出橄榄枝。
            1992年因利智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李连杰急于为她填坑,与永盛签下3年拍6部电影的合同。
                        
            其后,从1993年到1998年的6年间,李连杰共为永盛拍摄了7部电影。
            其中《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黄飞鸿之西域雄狮》两部黄飞鸿电影皆取得票房佳绩,《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给爸爸的信》、《冒险王》、《黑侠》、《杀手之王》亦收获良好口碑。
                        
            当然,周星驰刘德华周润发也是永盛的两张王牌。
            周星驰的《赌侠》系列、《鹿鼎记》系列、《逃学威龙》系列、《唐伯虎点秋香》等片都十分卖座;且周星驰电影投资少、票房高,在“双周一成”中性价比最高,90年代的周星驰就是香港电影公司争抢的摇钱树。
                        
            刘德华的票房号召力虽然没有周星驰高,但他的明星效应同样不可小视,且一向高产,佳作不断。
            《五亿探长雷洛传》系列、《至尊无上》系列、《摩登如来神掌》、《与龙共舞》、《整蛊专家》这些好片也深受好评。
                        
            周润发虽然只为永盛拍了《赌神》《赌神2》两部电影,但这两部佳作在1989年和1994年两度登上全年票房冠军宝座,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因为这些大牌演员的助力,永盛在90年代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且拥有与嘉禾抗衡的实力。
                        
            90年代的香港电影市场更加开放了,那些大牌明星也都很有想法,他们不再隶属于任何一家公司。
            像成龙虽是嘉禾的,也时常到其它地区拍戏;周星驰既为永盛拍戏,也参演东方电影的《家有囍事》,主演大都会的《审死官》和邵氏的《济公》
                        
            也有很多人拥有自己的公司,像李连杰有“正东”、刘德华创立了“天幕”、王晶有新峰影业,周星驰先创办了“彩星”,拍《大话西游》把公司都赔进去了,后来又创立了“星辉”,一直坚持至今。
                        
            1992年香港本土上映的电影达到325部,其中票房超千万的电影竟然达到41部之多。
            周星驰主演的7部电影都排进了票房前20,且其中《审死官》《家有囍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2》这5部作品占据票房前5,风头一时无两。
                        
            周润发的《我爱扭纹柴》、李连杰的《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成龙的《双龙会》也都有不俗的表现。
            90年代的香港电影真的是枭雄辈出,市场也达到空前的繁荣,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赚钱了,其中1992年是香港电影发展最好的一年。
                        
            经历了1992年的辉煌,1993年的香港电影市场达到空前的饱和,本土上映的电影多达380部,比前一年多出55部。
            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残酷的优胜劣汰,很多现在看来质量很好的电影,像《一刀倾城》《青蛇》《水浒传之英雄本色》等都没能取得好的票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取得4017万港元的高票房,但当年的票房冠军却是好莱坞梦工厂的《侏罗纪公园》(6190万港元)。后者的成功标志着好莱坞CG特效正走向成熟,片中霸王龙的一声怒吼,仿佛吹响了好莱坞电影进军亚洲市场的号角。
                        
            也许有些人会说,1993年的电影市场还是非常繁荣的,但我们应该看到,电影全球化是20世纪末世界电影发展的大趋势,与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比较,一向追求低成本赚大钱的香港电影就相形见绌了。
                        
            就拿特效质量来做比较,好莱坞电影一向追求“以假乱真”;港片则往往利用快速的镜头切换来将镜头呈现的瑕疵遮掩过去——这些镜头表现上的差距,放在一起做对比,就高下立见了。
                        
            因此,当90年代经历特效革新后的好莱坞电影大规模杀到时,香港电影几乎难以招架。加上来自片商的投资缩水后,本土电影的投资风险也相对提高了,产量便会相应减少,投入的资金少,影片质量更难保证,这是9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面临的困境。
                        
            市场环境不好了,便留不住人才——像成龙、周润发、李连杰、吴宇森这些在海外也拥有一定人气的电影人,都想要到外面去闯一闯。
            因此2000年后电影人开始流失,香港电影从产量到质量都呈“衰落”的趋势。
                        
            五、2000年后电影人流失,香港电影波澜壮阔的40余年,终划上不甘的句号
            综上所述,香港电影一步步走向没落的原因,总结出来有三个:
            1、好莱坞引进电影的巨大冲击是其重要的原因。
            在CG技术成熟之后,以往模型特效技术难以达到的效果,都可以利用CG特效完美呈现,这令好莱坞商业片画面焕然一新,崭新的特效技术使其电影在全世界都受到欢迎。
            2、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香港,市场萧条,电影业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拍电影,产量自然就少了;成本低,质量当然也上不去。
            3、港片产量减少了,电影人还要赚钱吃饭,有实力的影星到外面去闯。
            当时香港很多大牌明星都去了欧美,也有到内地拍戏的,还有很多转向电视圈发展。人才的流失加速了香港电影的衰落,这是个恶性循环。
            2000年之后,即使嘉禾这样的大公司,也开始支撑不住了。2001年,嘉禾从好莱坞召回成龙,投资2亿港元拍出《特务迷城》,希望能重震雄风,却遭遇票房惨败,亏损达1.5亿港元。
                        
            嘉禾自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其后的5年只拍了2部电影,成龙也离开转投英皇。
            恰逢内地开放电影市场,满怀激情的香港导演纷纷北上。年迈的邹文怀却已有心无力,他忍痛于2007年把股权卖给上海橙天娱乐,这标志着嘉禾时代的结束。
                        
            2002年,由刘伟强、麦兆辉执导,刘德华、梁朝伟领衔主演的《无间道》卖出5505万港元,在内地院线亦表演不俗,似乎让港人看到希望。
            无奈独木难支,此后再无一片能够与之比肩,香港电影的40年辉煌,终于划上不甘的句号。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热血丹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5

帖子

2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1
发表于 2022-12-7 08: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长啊,哈哈。但我还是读完了。好文章,把香港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2-12-7 08: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2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3
发表于 2022-12-7 08: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知道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15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5
发表于 2022-12-7 08: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电影落寞是必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109

帖子

28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7
发表于 2022-12-7 08: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
在线咨询
微信:hft805099614
咨询热线
400-888-888
微信扫一扫
直接访问本页内容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吱哇资源站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1 03:04 , Processed in 0.09512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