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哇资源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4|回复: 0

《钢铁意志》的探索与突破

[复制链接]

64

主题

66

帖子

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6
发表于 2022-10-28 13: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找工业精神源头 创新红色文化表达
《钢铁意志》的探索与突破
核心提示
由我省创作拍摄的主旋律电影《钢铁意志》自今年国庆档上映以来收获众多好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钢铁意志》讲述的正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段难忘的记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的诞生过程,再现了第一代钢铁人拼搏奋斗、创新创业的感人故事。
回顾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主旋律电影以其独特优势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电影《钢铁意志》,在题材立意、制作水平、人物塑造、艺术设计等方面都有新的尝试和探索,所累积的经验将对辽宁主旋律电影创作产生深刻且长远的影响。
那么,《钢铁意志》的节点性意义何在?为今后辽宁主旋律电影创作提供了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为此,本报邀请了著名影评人以及《钢铁意志》主创团队代表共同交流。
话题1
新主流
思想性、艺术性与市场认可度的三重追求
主旋律电影这一概念产生距今已有30多年时间,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电影工业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开始把“主旋律电影”称为“新主流电影”。叫法的改变,意涵丰富,“新主流”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检验标准:一是思想性,对英模人物、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呈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阐释;二是艺术性,电影语言的丰富表达;三是市场认可度。那么,《钢铁意志》是否符合上述标准?创作过程中又是如何去做的?
饶曙光:主旋律电影,既要表达和传递主流价值观,同时又要以高度的艺术性赢得观众、赢得市场认可。电影一定是百花园,包括多类型电影。主旋律电影同样要尊重电影创作的规律,在题材上追求多样化,从创作上符合类型化的内在规定性,在类型拓展上不断尝试和探索,追求更加丰富的表达。《钢铁意志》所做的,正是主旋律电影的类型拓展。
主旋律电影要坚持现实主义,也要以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去更好地呈现生活,无论是反映革命历史题材,还是书写英模人物故事,都需要有对生活的观察和认知,有现代性的电影语言,有个性化的人物信仰塑造,同时,还要有一些有趣味的东西,才能够与当下的观众达成对话,唤起他们的共鸣,形成良性互动,电影行业的发展才会有更好的土壤和空间。
韩涛:伴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国家电影工业整体水平有很大提升,人们对于电影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让我们在电影创作上获得了更大空间,也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更多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电影作品。
题材类型丰富,叙事结构精巧,表演细腻深入,贴近当下生活,与时代同频共振,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以及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深入思考与呈现,凡此种种,都让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文化、社会价值。特别是近几年来,主旋律电影的井喷式发展态势以及广大电影观众的关注与好评,也验证着主旋律电影的市场价值。
我认为,主旋律电影创作的核心,第一个就是题材选择,但好题材未必就是好故事,讲述的方式很重要。以《钢铁意志》为例,它以真实历史为核心,既承载历史,也能展现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但要能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这些,必须要以小切口讲述大主题,找到让观众走进历史也让历史走进观众心里的那个角度。第二个就是艺术表现力,通过对生活不一样视角的观察,用电影艺术语言来呈现具有张力的故事。
话题2
英模形象
英模人物感染力来自这片土地
辽宁,是一片英模辈出的热土。近年来,以英模人物为题材的优秀影片不断出现,电影《雷锋在1959》《黄玫瑰》分别获得第十三届、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去年上映的《守望青春》同样产生较好社会反响。以电影《钢铁意志》为例,如何通过电影艺术更好地塑造英模人物,让他们更加“可信,可爱,可敬”?
宁海强:孟泰的故事家喻户晓,塑造孟泰这样的模范人物一定要真实。比如,当时的鞍钢,经历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队的反复破坏,几乎找不出一台完整的设备。不甘心让炼钢厂变成高粱地的孟泰,从废铁堆中捡回上万件修复高炉所需的零件设备,建起“孟泰仓库”,为高炉“起死回生”找到了“救命药”。1950年春,在修复高炉的那些日子里,孟泰很少回家,一心扑在工作上,连女儿什么时候出生的他都不知道。1950年8月,4号高炉的炉皮烧穿,发生了铁水遇冷却水爆炸事故,孟泰冲上炉台,冒着生命危险摸到水阀门前,关闭了阀门,排除了险情,阻止了恶性事故的发生,保证了高炉的安全生产。这些故事在电影中都有呈现,孟泰是鞍钢工人的一个代表,在鞍钢有无数像孟泰那样的员工,为了国家建设,不管形势和环境有多难,总是默默地坚守着。正是凭借着这份坚守,才为国家建设创造了无数个奇迹。《钢铁意志》找到那个时代钢铁人的“灵魂”,传达出了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国民党接收3年一事无成,我们只用了半年就炼出了铁水”,原因何在?正如电影中的台词所说:“这是人心啊!”那个火红的年代,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改天换地,拥有了主人翁自豪感,他们的家国情怀、使命感、忘我的精神是共性,典型也好,英模也好,这些艺术形象都来自于真实的生活。
为了真正让电影“接地气”,唤起观众最深刻的共鸣与情感认知,剧组把拍摄地选在鞍山、本溪,就是希望电影能沾上地地道道的东北气息,电影里反复出现的酸菜、灶台、东北火炕和诙谐幽默的东北方言,都是地域特色的表达。其中酸菜是东北的饮食文化,火炕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是东北人的一种思乡情结,而东北方言更能使观众不断加深亲近感、年代感和代入感。
饶曙光:我觉得辽宁在英模人物题材和先进人物题材的挖掘上,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电影《钢铁意志》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可圈可点的,刘烨饰演的赵铁池就是那个年代战斗英雄的样子,还有那些炼钢工人,特别是孟泰,塑造得非常成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前辈们的奋斗和付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事发生在辽宁,就需要有辽宁独特的地域文化表达,通过独特的影像语言有效地呈现出来。这种地域文化的个性特质,既可以增加影片的内涵,同时又让观众看到更多的陌生化的东西,这本身也是一种魅力。此外,也要寻找每个人物的个性化的行为动机、个性化表达、个性化的文化元素呈现,哪怕是一些符号的呈现,它都有助于影片内涵的丰富性、多样性,比如孟泰所使用的唐山话,就让人很有记忆点。我们要实现一个更好的突破,不仅要立足于辽宁,而且要放眼全国,发现优质的故事资源,同时在地域文化的发掘和表达上进一步进行拓展。
韩涛:在全省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多方支持下,近些年,北方联合影视集团聚焦辽宁基层先进党员和英模人物,创作出《郭明义》《为了这片土地》《毛丰美》《黄玫瑰》《守望青春》等多部主旋律电影作品,多次赢得国际国内奖项。这些影片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人物的塑造上。《钢铁意志》的艺术形象之所以有感染力,恰恰因为他们都来自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比如,刘烨、张国强所扮演的角色浓缩了早期参与鞍钢建设的党的领导干部形象,他们带领工人一起艰苦奋斗,在鞍钢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到1954年年底,鞍钢一共调来了500名全国地县级的领导干部,在这里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历史上对于他们有一个特别的称呼“五百罗汉”,他们在这里奋斗,在奋斗中表达对祖国的爱。
话题3
工业题材
工业题材或将成为主旋律创作突破口
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工业题材一直是辽宁文艺创作的特色和优势。草明的长篇小说《原动力》开新中国工业题材创作先河,辽艺的《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是话剧舞台上的经典作品。这一次,《钢铁意志》又将工业题材搬到了大银幕上。从这部影片中,我们能否得到一些全新的经验,是否可以说在工业题材上,辽宁还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韩涛:工业题材这个概念本身也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它更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信仰,包含着某种深入骨髓的情怀,更像是一种精神家园,一种寄托着我们的父辈喜怒哀乐并流淌延续在今天的年轻人身上,仍然起作用的那种精神血脉。从这个意义来讲的话,作为工业题材电影的《钢铁意志》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从历史上来看,我们辽宁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尤其是当你站在钢铁铸成的鞍钢博物馆劳模墙下,你会更能感觉到什么叫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在这些人物背后是辽宁工业这个宏大主题,这里,不仅蕴藏着新中国工业史上1000多项第一,更展现出新时代辽宁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宁海强:耸峙的高炉、沸腾的铁水、锻造的巨响……像一餐一饭一样,融入人们生活之中,深深植根在辽宁这片土壤之中。辽宁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其工业文化地位独特,工业题材极为丰厚,有着太多值得歌颂的“辽宁故事”。像“老英雄”孟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他们是鞍钢工人的先进代表,正是千千万万的他们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脊梁。拥有厚重的工业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让深扎在这片沃土中的文艺创作硕果累累,涌现出了一批工业题材佳作。电影《钢铁意志》同样得益于此,同时也是这片厚土赋予了它使命。
“工业题材”的电影创作,是电影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特色产品,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创作领域。无论是军事题材、工业题材,还是各类题材的电影,最终打动观众的依然是那个故事、那个人、那段经历。现在年轻观众越来越接受这样的电影,只要这个故事完整立体,拍得好看,尤其是能打动人,就能够吸引人。做了很多年的电影,最近几年越来越意识到,电影的本体是创作,一定要尊重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把故事讲清楚、讲明白、讲得打动人是电影吸引力的根本来源。所以,我们对于工业题材创作要更加充满信心,或许它将成为主旋律影片创作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话题4
时代感
打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有效路径
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这“六地”是辽宁的红色基因,是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精神源泉。重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历史故事,影片《钢铁意志》同样承担着赓续红色血脉的使命。那么,它的出现,是否也给我们提供了打通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有效路径?为传承红色文化提供了新的经验?
韩涛:电影题材类型是丰富的,但它的意义一定要建立在当下,立足于国家建设,立足于社会发展。作为一部影片,要能表现出故事的精神内核,能够让大家很强烈地感受到它,这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价值构建。希望通过电影《钢铁意志》让更多人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看到、感受到,他们的前辈当年那么努力、那么拼搏,创造了那么多辉煌的成绩。正是因为他们的钢铁意志,才有了我们国家今天的繁荣发展,更希望这钢铁意志能够激励今天的我们,以行动去继续传承钢铁意志。
作为一种精神需求,人们需要像《钢铁意志》这种温暖的、有力量的、积极向上的、给人以信心的电影作品,这种需求本身一直存在,也是对主旋律电影价值的最好证明。
我们在真实的、震撼人心的历史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更强化其具有的来自历史本身的感染力与张力。为此,我们需要把生活当中鲜活的劳模人物进一步提炼,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呈现于更多人的面前,让更多人从他们身上汲取到那种精神力量。在具体选材立意上,我们或许可以观照当下的年轻产业工人群体。《钢铁意志》里的赵铁池、王崇伦,他们本身也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与今天的年轻人有着同样的青春热情、青春热血。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的理想与奋斗,呈现我们辽宁振兴发展的时代步伐,这本身也是今天主旋律电影的时代表达。
饶曙光:我认为主旋律电影的核心还是要塑造人物形象,某种程度来说它决定了观众的一个接受度。因为只有塑造好人物形象,它才有现实的张力、情感的张力和故事的张力。同时,要有个性化的动机,还要写出这个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我们一定要回到生活,真正地在深入生活、深入历史的过程当中发现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品质、个性化动机,包括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这些东西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可以感同身受的。《钢铁意志》让我们看到了共和国成立之初的那一段火红岁月,特别是让年轻观众看到一代钢铁工人为了那一炉铁水所付出的奋斗拼搏。它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近些年工业题材影片的空白,同时也极其真实地还原了那段历史,包括道具、化装、服装等。它的成功也同时说明: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需要真实再现历史,同时更要真正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
辽宁日报记者杨竞参与采访。
本版制图 许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
在线咨询
微信:hft805099614
咨询热线
400-888-888
微信扫一扫
直接访问本页内容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吱哇资源站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5:57 , Processed in 0.10231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