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哇资源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0|回复: 0

陈可辛:结果最重要,姿态不重要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64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发表于 2023-6-12 11: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变是为了不变


“成功不容易,要妥协也要坚持” “我就是温暖写实主义的人,有温暖的信念感,相信明天会更好”“你对自己诚实,才能拍出好看的片子”“我没有违背过良心,做过自己不相信的作品”“要‘算’观众爱看什么,不止为票房,是为了共鸣”……
6月11日,导演、监制陈可辛做客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学堂。陈可辛大师班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散场后,在电梯、餐厅里,意犹未尽的观众们还在讨论陈可辛的金句。


唯一让我“飘”的电影
从电影公司暑假工到助理、制片、监制,从执导处女作《双城故事》到拍摄“全世界都看的中文剧”,陈可辛在近40年职业生涯里执导17部作品、监制近40部作品,获得超过400个奖项提名,赢得超过230个奖项。
“深深相信自己,又怀疑自己。”陈可辛执导的电影《李娜》中、网球运动员李娜说的话,也是陈可辛的自我评价。他敢于当众袒露脆弱,“没有人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说不在乎,都是骗人。夸你只有一种样子,骂你有很多种。我只看骂我的影评。”
“高端影评人”在90分钟的陈可辛大师课上高频出现,“我的作品不是最卖钱的,可能因为我会拍人性阴暗面,但我又不拍艺术片,艺术片写血淋淋的阴暗,我始终认为困难、苦难都能解决,所以,高端影评人觉得我的电影是商业的妥协。”
陈可辛有无数响当当的作品,包括《甜蜜蜜》(1996)、《如果爱》(2005)、《投名状》(2007)、《武侠》(2011)、《中国合伙人》(2013)、《亲爱的》(2014)、《夺冠》(2020)等,监制作品包括《见鬼》(2002)、《门徒》(2007)、《十月围城》(2009)、《七月与安生》(2016)、岩井俊二《你好,之华》(2018)等。
大师课上,陈可辛用大量时间回忆1994年拍摄张国荣、袁咏仪、刘嘉玲主演的《金枝玉叶》。《金枝玉叶》连映两个月,票房近三千万元,拿下年度暑假档票房冠军,名列香港全年十大卖座电影。“《金枝玉叶》上映那个月,我都在‘飘’。我等了三十年,没有再那样‘飘’过。后来每部电影要么口碑不够好,要么票房不够好,都差了一口气。”


让陈可辛念叨了30年的《金枝玉叶》其实是命题作文,“早两年,我们要和张国荣合作,结果他去拍《霸王别姬》。等《霸王别姬》拍完,张国荣选了我们公司。大明星哎,怎么也得给他做一部片。”


陈可辛酝酿了两个选题,“第一个接地气,属于我很熟悉的内容,但不合适张国荣,还有一个是《金枝玉叶》,为他量身定做,里面有很多娱乐圈内容,我都深有体会,而且它是老派好莱坞电影路线,在观众中能达到最大公约数。”
《金枝玉叶》至今仍是陈可辛作品中的香港票房第一,“《金枝玉叶》有着金枝玉叶般的世界,讲述王子与灰姑娘的童话故事,与我的爱情观完全相反,我从小不看迪士尼电影。”
成败不可预测
《金枝玉叶》的成功,让陈可辛有机会拍摄自己喜欢的题材,“我要拍我相信的片子——年轻时的嫲嫲以十年阳寿与死神交易,救回垂危的儿子帆帆……”结果《嫲嫲帆帆》票房惨败,他所在的五个导演组成的小公司因此被收购,资方收购条件是陈可辛拍摄《金枝玉叶2》。“只能拍男女主角快乐地生活下去。因为《金枝玉叶》很成功,所以第二部拍得很顺,取景一路绿灯。当时香港电影业属于底层,找景难,但大酒店们对《金枝玉叶2》敞开大门,一个多月拍完了。”
陈可辛的代表作《甜蜜蜜》与《金枝玉叶2》同期拍摄,“我想拍《甜蜜蜜》,资方不愿意。我提出,想有《金枝玉叶2》,就要让我拍《甜蜜蜜》。”


陈可辛担心一旦拍完《金枝玉叶2》,资方食言。于是《甜蜜蜜》抢先开机,拍到一半,为赶暑期档,他中途去拍《金枝玉叶2》。“张曼玉吐槽,《甜蜜蜜》像小三,不被重视。”


1996年8月,《金枝玉叶2》香港首映,“十多年没见的朋友都来向我要票。”首映第二天,陈可辛飞往纽约拍余下的《甜蜜蜜》,“每天接香港打来的电话,《金枝玉叶2》票房一直掉,也没有讨好到影评人。”






《金枝玉叶2》票房失利,《甜蜜蜜》成了没人管的孩子,“没有档期、没有上映计划,我被打入冷宫,很沮丧。当时五天到八天就能剪好一部电影,而我多了很多时间,用了一个月剪《甜蜜蜜》。”
1996年11月,《甜蜜蜜》在尖沙咀影院午夜首映。“听取第一批观众意见,看要不要修改内容。”凌晨两点多,电影结束,陈可辛走路去附近咖啡厅。影院到咖啡厅只要10分钟,他走了一个半小时,“每个同行都抓着我的手,告诉我多么喜欢《甜蜜蜜》。”
应该怎么哭?名场面险些被删
“导演要坚持信念,会有人不停打击,资方、演员都可能把最初方向带偏,不一定不好,导演未必是最厉害的那个人,我们做选择题,很可能选错了,不一定都是对的。”
作为功成名就的大导演,陈可辛没有躺平过,“我想过享受生活,用一年半年充满热情做完一部电影,然后环游世界找新的灵感。事实是,我们的工作没有中间阶段,拍片越成功,压力越大,下一部要求越高。对我来说,每部电影都想拍好,但谁知道啥时候有灵感?《甜蜜蜜》最舒服,没有压力。”
30年后,“没人管”“花了一个月剪片”的《甜蜜蜜》封神。片中,张曼玉看到曾志伟遗体时先失笑又痛哭,被反复提及,成为短视频时代演技教科书。这段表演,陈可辛当时并不认可。


“我没想到张曼玉会这么演,她突然笑,我懵了,‘不行,你在演,不够真实。’我能理解她的动机,但我觉得,张曼玉最好看的时候是没有表情地哭。她的脆弱感与生俱来,学都学不来。”
张曼玉的这场哭戏,陈可辛拍了8条,以张曼玉抱怨“我真的哭不下去了”告终。“张曼玉说,‘我想了一遍家里每个人都死了,包括狗。’我就说,好啦够啦,我们回去剪。”


《甜蜜蜜》看片会,所有人都认可,张曼玉先笑后哭的画面最好,陈可辛也觉得好,但是有表演痕迹,“问题那条片一镜到底,没法把她的笑拿掉。我认了,因为大家都喜欢,只是很多年我都不明白,直到我亲眼看到这样的情境——”
2003年12月,张学友在录音棚为陈可辛监制的《金鸡2》配音。陈可辛接到电话,两人共同好友柯受良因意外去世,“我拉张学友出来,把他推在墙上,抓住肩膀告诉他,小黑(柯受良小名)走了。他竟然像《金鸡2》里的角色那样笑了笑,才哭。”


陈可辛是个善感的人,看电影、拍电影常哭,“拍《武侠》,我和演员讲戏也能哭,挺丢脸。”另一方面,他深感当众表达情感很难。


拍《夺冠》时,陈可辛找表演老师指导素人演员,“我让老师也教教我哭,有几个场合要哭,我担心哭不出,哭很难。三个月前,我爸爸离开了,我半夜3点接到电话,第一反应怎么可能。11年前我妈妈去世,我一直担心父母年纪大了,会怎么样。我很怕给人看到感情表达。爸爸对我如此重要,以至于我几乎没有哭过。很多朋友说我会大哭……”
大师课上,陈可辛哭了,他哽咽着说,“谢谢今天给我释放出来的机会。”
我对金城武太共情了
爱情、武侠、创业、体育,陈可辛拍过各种类型电影,“我要生存,什么都拍。对高端影评人来说,这是缺点,我不是作者导演。说实话,做电影不是特别赚钱。每部电影都很难,压力很大。我有危机感,愿意顺着市场而改变,但只是形式和地域改变。你要坚守自己想说什么,一改就不好看了,比亏本、没有口碑更伤。”陈可辛总结,“变是为了不变,否则就不能生存,年轻导演以为很难,其实到了我,更难,不能违背自己的信念。”
陈可辛不避讳好恶,“我不喜欢音乐剧,我女儿要念音乐剧专业。受她影响,我才看音乐剧。我也不看任何体育比赛,中学不玩运动。拍体育片,我一直看监制和副导演。我也讨厌动作片,看到打架快进,看到字幕停下来。”
“我的弱项是技术,包括特效、动作、选镜头,对场面没兴趣。”陈可辛直言,《夺冠》《李娜》《如果爱》《投名状》拍得痛苦,全靠片中人物支持,“技术方面,我可以找专家帮我完成。好坏都是我,妥协我也都认了。根据现有情况,我做到最好,无愧于心。”






“我喜欢喜剧,但我不会搞笑,有点吃亏,搞笑是最大公约数。”陈可辛自我剖析,只对人和情感有兴趣,“我喜欢感人,找到哭的地方,比如聊剧本,我能一眼看出,这里观众一定会哭。影评人觉得,这是在煽情,其实不喜欢才是煽情,喜欢就是感人。”
陈可辛还记得,在北京亮马河星巴克与《金鸡》导演赵良骏聊《如果爱》,“周迅离开金城武住的地下室,下雪了,金城武透过地下室的窗户,只看到周迅的鞋子,我哭得不行,我对金城武太共情了,他融入我的个人经历最多。我很清楚摄像机不能放在室外拍周迅跑或者她的脸。拍片就要自己喜欢,你不喜欢,全世界都喜欢又怎样?”




不要讨好,也不能自high
2023年,61岁的陈可辛开始又一件喜欢的事——流媒体短剧,“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学时代喜欢看短剧,1976年到1980年,很多美剧根据畅销小说改编,只有八集到十集,对我的影响比意大利新写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影响更大。”
曾经的好莱坞工作经历令陈可辛获益匪浅,“它教我如何面对老板。好莱坞到处有制度,随时要提案、审核。拍片分分秒秒在变化,演员、摄影、美术指导提了加分的好主意,你用不用?好莱坞就是不用,一个变动,需要电邮、电话到总公司,由最高团队确认才能变动。好莱坞不适合我,没有灵活性。我去好莱坞得到的质疑比在内地大。我在内地拍了十多年戏,很幸福,没有赔钱,反响好。”
陈可辛的目标是一个周末就能看完八集短剧,“中国有太多好看的故事,输出海外要找到结合点,让中国人喜欢,外国人看得懂。”电影人和观众隔着平台、宣发、资方、制作方,十个剧有一两个成功,已属幸事。陈可辛充满信心,“我们有那么多观众,就是最大公约数,肯定有好故事,但不要拍讨好外国人的固定形象,要更进步;也不能自high,要别人有兴趣。”
“我比较世故,保持天真,结果最重要,姿态不重要。”作为乐观的悲观主义者,陈可辛说,“我幸运,我在做喜欢的事情,还能以此为生。”
陈可辛的新片已谋划五六年,“我属于编剧最讨厌的麻烦导演,喜欢和编剧一起聊剧本。人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有才华的人一起探索。《投名状》有9个编剧,一辆小巴坐不下。这次是少有的别人写好的现成剧本。”
对于选演员,陈可辛实事求是,“我当然要明星。没有明星,就没有投资,没有电影。导演要找到明星没有被拍过的特质。男女演员无论多坚定强悍,都要有脆弱感,这是观众喜欢的。”面对渴求指点迷津的年轻同行,陈可辛说自己属于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有些事,我不懂,有些事,我没有经历过,但我喜欢感觉,审美还不错。”


陈可辛从女儿身上追逐新时代,“对年轻电影人,我在扮演聆听者,但对女儿,我不能不听。相信年轻人,我也许不同意他们的想法,但我愿意理解、学习、聆听。我女儿看什么,我就看什么,比如动画片、音乐剧、漫威长剧,挺傻的剧。一起看情景喜剧,她在笑我在哭,我们终于又能沟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
在线咨询
微信:hft805099614
咨询热线
400-888-888
微信扫一扫
直接访问本页内容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吱哇资源站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19:49 , Processed in 0.08574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