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哇资源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6|回复: 2

想为黄子华的这部电影多说两句

[复制链接]

82

主题

82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23-3-11 15: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粤语文化或香港文化感兴趣的人,或许会知道《毒舌律师》这部电影。
            这部由黄子华主演的律政港产片,开年便打破了香港历史票房纪录,导演吴炜伦在一次采访中提及,圈内朋友曾预计它能达到四千万到七千万票房,但《毒舌律师》用了32天突破了一亿。
            老实说,《毒舌律师》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律政片,它循规蹈矩地专注在单个议题上,不多也不少地讲完了一个类型故事,不少观众还从中看到《九品芝麻官》的影子。
            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份没有过火的野心,观众完整地接收到电影传达出的信息。在颇为压抑的几年过后,这样的《毒舌律师》为大众提供了一种最朴素的情绪价值。
            电影里的故事和电影外的现实都迎来了来之不易的Happy Ending,就算《毒舌律师》过于理想化,但它听见了人们内心的郁闷和憋屈,这实在是一种稀缺太久的体验。
            1.
            林凉水,精英界的泥石流
            导演吴炜伦对《毒舌律师》的判断其实十分准确,早在电影爆火前,他就表示,这是一部帮观众发泄情绪的电影。从结果来看,《毒舌律师》精准地命中了香港市民压抑已久的情绪,用最简单直白的剧情为大家“讨回一个公道”。
            公道,无疑是本片最突出的关键词,不过在更多分析前,还是先从故事本身讲起。林凉水(黄子华饰)本是一位吊儿郎当的法官,经历了枯燥无趣、被压制的职场生活后,他决定接受好友的邀请,脱下法官袍去当律师。借着转岗契机,林凉水想彻底放弃自己的法律理想,当一个为权贵服务的“契弟”(可简单理解为“孙子”),干点闲活,然后过上流社会的日子。
            很快,林凉水接到了一桩虐童案,为案中的妈妈,女模特曾洁儿辩护,但因为他玩忽职守,导致曾洁儿含冤入狱,他也被更大的权力,即香港权贵钟氏家族,碾压得一蹶不振。
            这个事件成了林凉水的职业转折点,给他泼了一盆大大的凉水。之后他搬出律所,虽然在一个逼仄的老居民楼里办公,但一直放不下这个心结,企图为曾洁儿翻案。克服重重难关后,林凉水用他独特的办法打赢了这场官司,为他相信的真相讨回公道。
                        
            不难看出,《毒舌律师》遵循着一套非常标准的叙事,即:遇到困难——人物转变——战胜困难。在这套叙事里,林凉水是最为惊喜的元素——一位庶民化的精英。
            虽然他当过法官,也当过大律师,但林凉水对工作的吊儿郎当以及满腹“槽”水,让他的形象更接近一个朝九晚五的社畜。观众不会认为他是高高在上的精英,反倒更像是上学时不怎么学习但成绩还不错的同学。而由黄子华出演这个角色,不仅增加了喜剧色彩,还让不少观众联想起经典港剧《男亲女爱》中的社畜代表——律师助手余乐天。
            因此,《毒舌律师》和香港过去的律政片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并非要塑造一种“向往的精英生活”,而是要打造一场反叛的,甚至冒犯的“精英界泥石流”之大闹天宫。
            正如电影海报的一句宣传语所说,林凉水是在“以毒攻毒”,他用很多歪招打官司,在严肃的法庭进行街头吵架式的辩论,就像鞋子里一颗硌脚的石子。而这种叙事的大受欢迎所折射出的民众情绪自然不言而喻——在这个地方,“everything is wrong”(林凉水在片中的经典台词)。
                        
            林凉水格外让人共鸣的一点,是他有很多粗俗的表达,比如自称“契弟”。“契弟”可以简单理解为“捧臭脚的人”或“孙子”(脏话的那个孙子),在电影前期,林凉水就是一个被工作磨灭了理想,准备放下一切追求,去当一个彻头彻尾服务于权贵的“契弟”。但现实却又给了他一个巴掌,他“跪舔”的权力背叛了他,导致最后落得一个要理想没理想,要富贵没富贵的悲惨结果。
            跌入低谷的林凉水对警察好友陆定恒(林保怡饰)说,“我一辈子看不起贱人,原来我才是那个贱人”,这句台词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毕竟谁没有过曾经理想主义,但逐渐学会了妥协的时候呢。
            关于“契弟”,黄子华在《经济一周》的采访中讲到,“每个人都经历过‘契弟’的阶段。只是,有一天当你不需要再当‘契弟’,就不要太‘契弟’啦。”这很好地概括了林凉水的人物成长线,也正是在这种现实和理想的拉扯中,观众能真正感受到林凉水这个人物所代表的价值观以及人格魅力。
            2.
            法律的有限性
            电影中,林凉水有多场精彩的辩论,而“公道”是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词汇之一,他多次强调,香港法律应该还被告曾洁儿一个公道。所谓“公道自在人心”,这句话强调的是“人心”,它不会被权贵收买,是例外于法律判决的对真相的认证,还是对法治体系的一声拷问——我们真的还原真相了吗?
            我们知道,法律追求正义,但不等于正义。知名辩手、法律从业者詹青云曾在音频节目《像律师一样思考》中说过,“法律是一套非常复杂的规则,它不断地被改写,被解读,甚至被利用”。她还提到,她的大学教授曾把律师的工作比喻成打扑克牌,“这副牌里当然不只有正义,不只有事实,还包含复杂的诉讼程序、法律,也包含法官的偏好,包含那个时候的社会舆论。”
                        
            整体来说,《毒舌律师》虽然为打官司的过程增加了很多戏剧冲突,但影片对法律规则的呈现还是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除了爱使花招的林凉水,影片中的另一位大律师金远山(谢君豪饰)则站在“程序正义”的一边,与林凉水形成鲜明的对比。二者的对弈展现出法律规则的不同面向,他们围绕着法律程序的周旋,让影片更具启发性。
            比如,翻案的开始,林凉水就安排对手可能会找的律师来与被告曾洁儿面谈,让被告曾洁儿假装想与他们合作,实则是利用他们已与曾洁儿交谈过这一点,让他们日后因避嫌要求而无法成为控方律师,以此剔除对手的“参赛资格”。
            再比如,在几场法庭辩论中,林凉水多次向陪审团强调“公道自在人心”的道理,试图“打感情牌”,用道德压力引导陪审团。更具戏剧性的是,林凉水甚至将没走程序、非法录制的录音在法庭上公开播放,借此逆转陪审团对案件真相的认知。
            这些手段在对手金远山看来都是不那么体面的游说策略,他利用人的感性,去弥补自己在法律程序上的弱势,如翻案证据单薄、关键证人去世。
            相对地,金远山这个人物则有点原教旨主义的意味。作为一名律师,他专业、体面,尊重程序正义,不搞小动作,因为对他而言,尊重程序和规则,也是在尊重和肯定律师这个职业。然而在林凉水多次越界传达真相后,金远山妥协了他的原教旨追求,转而帮助林凉水,或者说,在程序正义和真相之间,他选择站在真相那边。
                        
            官司结束后,金远山对林凉水说,他很讨厌这种“unprofessional(不专业)”的行为,并为自己感到羞耻,但,他宁愿业余,也不想遭天谴。通过金远山的妥协,电影再一次强调了“公道”的力量及价值,将结果正义置于程序正义之上。
            尽管金远山完全有立场不顾真相而遵循程序,但他的选择说明,他认为有比程序正义和职业操守更重要的东西,而影片也借此对现有的法律规则是否真的能帮助受害者发问。当然,影片并非要否定法律程序的正当性,虽然从结局来看,结果正义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但正如金远山的一句台词所说,他坚守规则,目的不是为了让谁有罪,而是想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公平的审判。尽管体系有问题,但它的存在是法治的根基,因此他始终无法认同林凉水的越界操作,只能将其视作一次例外。
            林凉水用“歪门邪道”完成了一场对香港司法体系的小型纠错,观众也看得神清气爽。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毒舌律师》的批判力有限。脸谱化的反派,以及金远山过于简单的让步,都削弱了林凉水追求的公道的重量,似乎一切只是水到渠成。
            但回到最初的评价,《毒舌律师》完整地讲完了一个平反冤案的故事,它的野心或许只是想为观众提供一个发泄情绪的载体,而它也确实做到了。
            黄子华形容,《毒舌律师》是一部侠义的电影。“‘侠’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但‘侠’是一个社会应该有的价值观。”面对不公和权威时,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懦弱,但我们心底里至少要认同,不公需要被修正,而不是因为与自己无关就假装看不见。
            这就是“侠”作为一种社会底色的意思,也是《毒舌律师》想传达的理念。
            3.
            港产片,有希望吗?
            有意思的是,虽然《毒舌律师》破了港产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在香港影史写下新的一笔,但在内地其实表现平平。个中原因,除了社会情绪不同,大概还有语言壁垒,导致影片较难击中内地观众。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很难想象这部电影在香港掀起的热烈情绪。
            2002年,《无间道》上映并拯救了奄奄一息的香港电影市场。那之后,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港产片是否有机会卷土重来”的讨论,而在《毒舌律师》的惊人表现下,人们很难不再问一次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当然值得一篇论文,但这里想先分享黄子华的看法。他表示,规则模糊的时候,大家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但现在局势清晰了,无论好坏,人们反而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他相信,未来的香港电影创作者是有可能走出一条新路来的。或许对观众来说也一样,当大环境清晰了,生活的方向和情绪需求也随之变得确定,这使得影视从业者能更好地捕捉市场需求,制作有回应能力的作品。
            近几年,其实断断续续有不少可圈可点的港产片出现,内地观众较熟悉的有《怒火·重案》《神探大战》,更具现实意义的有《浊水漂流》《正义回廊》《窄路微尘》等。这些电影折射出不同浓度的社会情绪,有癫狂的呐喊,也有沉重的低鸣,而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说出“something is wrong”(《毒舌律师》台词)。
                        
            《毒舌律师》做得较好的一点,是将这种共通的情绪底色用通俗的,甚至像脱口秀一样的台词翻译出来。就当下而言,香港市民最能共情的,就是林凉水——一个经历过背叛和失败,但内心仍然没死,仍然想要争取些什么的人。
            黄子华为电影贡献了他最拿手的表演,演一个贱贱的好人。他也凭借《毒舌律师》以及去年的爱情喜剧《饭戏攻心》(破七千万票房)成功撕掉了“票房毒药”的标签。香港影坛,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一个如此有号召力的人了。
            2018年的专场《金盆口》(《金盆漱口》)之后,黄子华如约隐退栋笃笑圈(粤语单口喜剧)。四年来,很多媒体都问过黄子华什么时候会复出再办栋笃笑,他的答案基本没变过:短期内不会,因为才华有限,也因为“香港人不会笑了”。
            黄子华的洞察不是没有道理。对笑的期待已经空白了很多年,一直被其他更剧烈的撕扯占据着神经。“(当年)我们看周星驰是全民信服地期待着去看的,那种对笑的期望,那个威力是很大的。”黄子华在采访中谈到。他所说的“威力”,或许指的是对快乐的渴望,以及一种松弛的心态。如今,那种全民期待的劲头似乎有恢复的迹象,而黄子华以及他背后的香港电影是否能托住这份期待,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它总会在某种程度上反射着现实里人们的渴望、痛苦与诉求。《毒舌律师》的一亿票房,无论是回光返照还是新的开端,它终究击中了成千上万观众失落已久的情绪,形成某种正向的回应和共振。
                        
            参考资料:
            黄子华专访 | 经济一周EDiges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n9fZfTaw8
            撰文:蓝凉水
            监制:猫爷
            配图:《毒舌律师》官方剧照及预告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2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3
发表于 2023-3-11 15: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

帖子

1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9
发表于 2023-3-11 15: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愿被人打,好过被天收。子华凭借自己的经历让许多人觉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
在线咨询
微信:hft805099614
咨询热线
400-888-888
微信扫一扫
直接访问本页内容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吱哇资源站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00:36 , Processed in 0.08784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