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街的大尺度,输在哪???
↑↑↑谁能想到,连他也翻车了?
作为 85 后新锐导演,达米恩 · 查泽雷一直是电影圈内备受期待的 " 香饽饽 "。
他因执导电影《爆裂鼓手》而闻名于影坛,自此崭露头角;随即的《爱乐之城》更是引爆收视狂潮,横扫各大电影节,获得多项提名 / 奖项,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得者。
作品卖座,业内好评;年少有为,鲜衣怒马。
最近,他再次扛起编剧 + 导演两大重任,端上一份精心烹饪,力图全方位满足观众视听需求的作品《巴比伦》。
然而这部作品,却让他一脚踩空,陷入票房扑街,口碑两极的低谷中。
" 尽皆过火 , 尽是癫狂 "
如果说《爱乐之城》是一杯清新悠扬的奶咖;
那么《巴比伦》就是一锅浓油赤酱,酸辣重口的荤腥。
这天,墨西哥裔移民小哥 Manny,作为打杂工听从吩咐,死皮赖脸地恳求司机帮忙运送一头大象。
结果山路坡度大,车辆载不住大象的体重连车带人往斜坡下滑溜而去。Manny 和司机慌了,手忙脚乱地反向推车,妄图以二人之力扛住下滑的趋势。
结果躁动的大象排泄物劈头盖脸地浇下,完整呈现了什么叫 " 屎到淋头 ",就这样掀开了电影《巴比伦》集黄暴污于一色,屎尿脏乱齐飞的叙事。
在开篇的那场堪称穷奢极欲的盛大派对里,名门富豪游走期间,明星掮客涌动。
人人沉溺在酒池肉林,纸醉金迷的氛围里。
现场嗨成什么样儿呢?
有人埋头大嚼,有人喝得烂醉,有人嗑药嗑到晕厥,有人对周遭一切视若无睹,肆无忌惮地公开媾和……
纵情声色,肉体横陈,目之所及全是衣不蔽体、走光露点、不可言说的「限制级」。
也就在这场刺激抓马的趴体里,野心勃勃想闯荡好莱坞的小镇姑娘 Nellie,穿一袭红裙以同样刺激抓马的方式出场了。
一场车祸撞碎了富豪家的雕像,也惊鸿一瞥撞在了打杂小哥 Manny 的心巴上。
两个怀揣着在好莱坞功成名就梦想,但一文不值的 nobody 同病相怜也相逢恨晚,Manny 走了后门带心上人混进派对。
天生美貌又自由狂野的 Nellie 毫不露怯,在舞场中纵情舞蹈,成为全场焦点,也因此被电影制片人发掘。
顺势顶替了因嗑药昏迷而无法拍戏的顶流女星进组,能精准控制流泪等表情的她震慑住了导演和摄影,Nellie 一炮而红。
那边的 Manny 也因缘际会攀上了当时名声最响,片酬最高的默片大男主 Jack,成为他的私人助理,循序渐进地往电影行业的核心岗位靠近。
当时是 1920s,泡沫仍未破裂,经济危机正在悄然酝酿。美国经济热钱涌动,目之所及一派繁荣,也是好莱坞默片最后的 " 黄金时代 "。
因为技术受限,那会的电影只有影像无法收音,拍摄片场那叫一个混乱:
一片地儿搭 N 个布景同时开拍 N 部戏;字幕统统都是手写在木板上,逐帧拍进去的;工作场地条件恶劣,战争片中群演真刀实枪上场,缺胳膊少腿地被扛下去……
野蛮生长的行业没有规章可言,但也涌动着无限的商机。默片巨星、公司老总、电影制片人等赚得盆满钵满,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
他们本以为这种辉煌会永远地持续下去。
这就是《巴比伦》要阐述的主题:
美国电影工业市场面临巨大变革,只靠美丽容貌和充沛表情就能大卖的黑白默片,演变到可以现场收音的有声电影。
而每一次趋势的变化,如同海浪一样捧起一批新人,淘汰一批跟不上变化的老人。
曾经的默片 " 顶流 "Jack 因为口音奇怪,流泪的告白念却引发电影院观众哄堂大笑;随着审美的更迭,市场不再热衷 Nellie 那种狂野和外放的女性,流行起端庄得体大家闺秀 style。
Jack 和 Nellie 从往日万人簇拥,烈火烹油的盛况,到人气迅速消散,工作锐减……
五个主角的命运都急转直下。
他们像是意外落水的溺水者,拼命地扑腾挣扎,但又割舍不下曾经的脸面,实在无法适配新趋势和新技术,不得不沉寂下去。
迄今这种 " 淘汰赛 " 仍在持续中,场外的观众作为时代浪潮中渺小的个体,在某种程度上对片中主角们的落寞和无助,是能感同身受的。
片中的电影变迁史是真实存在的,主角也都各有真实原型。类似的题材不算新,但如果足够走心的话,还是可以打动观众的。
然而,达米恩 · 查泽雷的《巴比伦》于 2022 年 12 月底在北美上映,这部投资了超过 1 亿美元的大制作,全球公映了近 2 月,迄今票房也仅仅只有 5000 万美元。
IMDb 评分 7.4,烂番茄新鲜度低至 56%,看得出来海外观众实在很不买账。外媒提起《巴比伦》大多关键词就只剩下——
口碑崩盘!恶评如潮!惊天大扑!史诗级亏损!
好莱坞当然是势利的,这么一翻车,电影届 " 当红炸子鸡 " 达米恩 · 查泽雷导演,下部作品想拉投资估计都很难了。
票房惨败的「大尺度」,
输在哪???
回到内地影迷这,《巴比伦》豆瓣评分 8.0,大多数的观众还是相当宽容的。当然,电影的不足也非常明显:
主题堆砌,画面混乱,台词刻意,大量铺陈。
美名曰是 " 致敬电影业 ",《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但对电影的热爱不是通过人物和事件呈现的,而是通过大段拗口的对话和口号。
网友也频繁提到:
" 挺华丽也挺枯燥,故事讲的太满,总有种精疲力尽的味道。"
" 为什么要如此用力地讲一个这么满的故事?感觉被导演摁头质问‘看懂我的意思了吗!’ "
" 给电影的情书太多了吧?电影要靠好的作品来救,不是靠跟观众说一百遍我们一路走来多不容易。"
达米恩 · 查泽雷是有野心的,只不过野心太大了。
想讲时代的变迁,电影工业的改变,小人物的梦想,巨星的陨落,亚裔黑人被歧视,LGBT 性取向,底层从业者的恶劣生存环境……
甚至包括有毒父母的侵占,以及过于戏剧性的:用假钞还赌债,被黑帮追杀,事业毁于一旦;大象暴走,作死抓蛇,鳄鱼出笼(?)……
画面迅速且多,要素齐全到杂乱,每个人的故事都想讲,但每个人的困境都浅尝辄止。
欲速则不达,贪多难求全。
一整桌的珍馐百味 " 九大簋 ",吃多了也会腻歪。
想要事事兼顾,大概率只会适得其反,最后面面平庸。
开场就是溢满的华丽画面和喧嚣的音像,吊足观众胃口。但继续再看下去,还是那种炫目和响亮,就显得有点吵闹。
而散漫不受控,咋呼咋呼,一点就着的女主 Nellie,从头到尾保持着由始至终的抓马癫狂,也缺乏了一些人物成长的弧光。
如果整部片子结束在:Jack 无法割舍昔日辉煌,觥筹交错后饮弹自尽;Nellie 不忍拖累爱人,不告而别消失在黑夜里……
或许还能留下一丝萦绕心头的哀伤,值得大家反复回味。
然而收尾处仍然有点画蛇添足般添加了:多年以后、重回旧地、回想惋惜、兀自落泪的内容,把 " …… " 过于刻意地用大段回忆来填满,画上 "。" 之后,可供回味的余韵就消失了。
或许这也是导演的执念和风格吧,毕竟《爱乐之城》中末尾那多年以后的重聚和拥吻,曾经非常有效地打动过无数痴男怨女,令多少人在电影院擦着眼泪抽噎。
只不过这一次,不灵了。
小情侣的追梦和错过用 " 多年以后蓦然回首,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 " 来描绘,确实是能让人意难平的。
但在《巴比伦》这种:渺小的从业者被电影技术变迁所抛弃,曾经顶流陨落,被历史车辙碾压而过的宏大议题,还眼巴巴给主角安排一段重温过往的戏码——
仿佛一口气提到嗓眼上,还没放大招呢就漏气了。
但毫无疑问,导演达米恩 · 查泽雷的审美,运镜的流畅是无需质疑的。他曾经能拿出好作品,也足见他实力。
不必过分倚赖繁复画面,好好打磨一个好故事。
把一个命题讲得深入动人,胜过 N 个主题轻飘飘带过,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堆砌。 至少比阿凡达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