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真得有实力改编《三体》吗?
大概只有面对《三体》时,原著粉们才会以一种尽可能的包容心态,去看待《三体》的影视化改编。但即便如此,《三体》也仍旧是如今影视艺术难以推动的一块巨石。
而从《三体》完结到现在,起起伏伏十几年,其影视化之路也都半途而废。
这部科幻巨作带来的压迫感,就像是人类面对三体人一般,绝望但又渴望征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以人类现有的水平,很难改编《三体》。
几年前的《流浪地球》曾被称之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如今回看,准确来说,应该是开启了刘慈欣科幻电影的元年。
当《流浪地球》带来的科幻之火依然快要熄灭的时候,今年《三体》的真人版、动画版,在中外争相亮相,也许这其中有围绕在这部中文科幻史实的中外话语权的博弈。
但这种火爆场面还是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三体》被糟蹋的这么快吗?
如今B站动画版的《三体》率先亮相,算是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加上之前有《灵笼》的试水,以动画的手段来呈现《三体》,算得上是现阶段最完美的方案。
不出意外的话,动画版的《三体》可以预见的,会对后两部真人版造成全方位的碾压。
但要评价的话,总体来说是中规中矩,也只能是中规中矩了。
当以文字来浇筑的科幻海洋,变成视觉画面的时候,原有的想象力无疑会被限制,就像潜入海底所窥得的大自然之奇,是无法依靠水族箱的设计就能完成尽善尽美的呈现。
动画版的《三体》直接选取的第二部进行改编,从各个方面来看这都算是一条正确的改编之路。
第一部的剧情线相对而言是一种宏大且无形的冲突感,在绝望中摸索着不可见的敌人,何况还有《三体》游戏这一超高难度的道具。
而第二部直接切入与三体人的对抗,已算是末日之景,后期还会延展到宇宙之中,用章北海将剧情推向高潮,最终以罗辑的黑暗森林法拯救人类,阶段性地画上一个胜利的句号。无论是情节冲突还是视觉再现,第二部《黑暗森林》都十分契合。
至于第三部《死神永生》,且不说科技维度和科幻画面的呈现,单单是围绕“人类不感谢罗辑”所建构出来的人性冲突以及最后人类的毁灭,可以说几乎没有改编的希望。
这一点可以看向《流浪地球》,在第一部带着地球流浪的故事线结束之后,第二部则选择将前史进行影视化,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剧情的原因,毕竟流浪之后人类自我异化的人类悲剧,派系的斗争,如果改编可能太过艰难,已经超出了单一的科幻题材层次。
回到动画版《三体》,照目前的趋势来看,跌破七分是迟早的事情。除却建模场景、剧情线等问题,最让人诟病的更多是角色的处理。
毕竟除了未出场的程心一直不太讨喜外,现已亮相的叶文洁、王淼、史强和罗辑,几乎都有着大量的粉丝簇拥。
而因为第一部剧情的大量删减,在第二部开场时,王淼几乎塑造成了一个胆小鬼,叶文洁更像是一个终极反派,唯有史强还算得上是成功。
至于灵魂人物——罗辑,则太过侧重其浪荡的一面,当然这里边有着最终以人类思想对抗三体人的考量,但在动画版的处理上,很难让人相信在末世之下,这般一个过于自我还带着些许怯懦的人,会最终扛起持剑人的重任。
《三体》最重要的悲剧感,在动画版中也略显无多,更多是一种绝望之后的生存斗争。
以罗辑、史强和章北海为代表的那种驾驭于生命重组之上的冷酷,一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淡漠、最终汇聚成文明的破碎与重生的宏大悲剧内核,经由影视化的处理,更多呈现出了一种超级英雄般的拯救。
而这种超级英雄般的叙事在面对《三体》的世界时,太过于苍白无力,只能说面对这片科幻汪洋,如今仅仅是打造了一条木舟,便开始扬帆远航。
不过动画版《三体》也有惊喜之处,从一开始动画版就想试图呈现出一种多维度的想象展现,甚至出现了以人跌入水中的窒息感,来暗示面对超维度世界的那种震撼,算是为后来者开辟了些许道路。
然而说到底,《三体》在改编上面临着另一层核心问题是中式科幻与西式科幻的区别。
《三体》有着浓厚着东方思考,除却上文所说的那种近似于“道”的冷酷,更多在于人物那种无我之境。
几乎每个人物最终都完成了超我的蜕变,这种信仰崩塌与重建的过程,是难用几十分钟的影视能够呈现的。
乃至于《三体》最终超脱了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的视野来看待世界的宏观和自身的渺小。
这其实也可以说,《三体》并没有建构出一个近似赛博朋克般的人类世界,很难从书中去找寻一种独属于《三体》的视觉奇观。
这也正是《三体》最为奥妙的地方之一,它是一部关于思想与命运的科幻史实,在思想之下,所谓的科学技术只不过是手段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动画版《三体》试图以赛博朋克入手,以各种科技碰撞的高燃场面推动剧情情绪,这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之举。
其实对于《三体》的改编而言,《流浪地球》是一个很好的参照,所谓的带着地球流浪的家园情怀,更多是一种对于人类过往的深情回望,以悲剧性的命运叙事来摆脱绝望的宿命之感。
看似所有的语句都是在讲述未来,实则是在讲述过去,站在历史长河之上,审视文明的兴衰浮沉,以及其中包含着的无数生存史诗。
如此这般,才有了以当下迈向未来的恢弘震撼,最终构筑成了《三体》这部伟大的作品。
总而言之,《三体》的影视化之路,才刚刚开始,距离成功,还有很长的距离。
刘慈欣的书,除了故事构架情节出众,在文字功底和人性思考上不输任何纯文学作家,甚至头部作家。写作的切入点比得上村上春树的巧妙,文字的浪漫性比得上余秋雨,甚至连某些有炫技嫌疑的语句处理的都不像冯唐那么油滑。 中国人能改编三体,还能创造SJ 人类是指中国人吗? 标题 得 算不算错别字! 《三体》的过人之处在于以科学为基础的哲学思考,这样的小说不容易改编成好的影视作品。小说本身内容不好影视化,人物与剧情戏剧点不多,而且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需要在故事线里解释科学基础知识,会让剧情和对白枯燥乏味!最主要的就是小说里最具有悬念的戏剧冲突细节,已经早就露底了,失去了推动情节推进的张力……一个人故事简单,剧情早被剧透,情节又需要科普的剧,能拍好太难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