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动作捕捉——那些躲在特效背后的神级表演!
“是时候该揭秘了,所有CG制作,其实都是为了掩盖真相的烟雾弹。”当一名电影记者提前看完《阿凡达:水之道》后对詹姆斯·卡梅隆导演感叹道,“我几乎确信你是在另一个星球上拍的”,卡梅隆打趣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据灯塔专业版,上映前6天,电影《阿凡达:水之道》内地预售票房成功突破1亿元,并超过《长津湖之水门桥》,成为2022年内地预售最快破亿的影片。电影背后的CG特效又是其中最大的“功臣”,而这些令人惊叹的特效并非一蹴而就,它见证了电影的发展历史,也造就了一些神级表演!
从无到有,动作捕捉见证电影特效的成长
动作捕捉的“前身”来源于一种“人肉式”动作捕捉(Rotoscope),学名为“转描技术”,即利用一套特制的摄影装置把胶片投影在动画师的桌面上,动画师便可以根据真人画面一帧一帧地描摹下来。这项技术是由动画大师马克思·弗莱舍发明的,其代表作《大力水手》《贝蒂娃娃》等作品均是通过这种方式被制作。
此技术优点是简单快捷,哪怕是对于电影技术一窍不通的人也可以仅仅通过画面“模仿”出栩栩如生的场景,所以其在动画电影的初期颇受欢迎,大批广为人知的经典迪士尼动画均是以此为蓝本制作,譬如《灰姑娘》《白雪公主》《101斑点狗》《美女与野兽》等等。
而在真人电影方面,转描技术也为早期的电影添加特效场景,比如希区柯克的《群鸟》《星球大战》中的光剑、《电子世界争霸战》中发光的服装背景等。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电影工业中才正式出现真正的动作捕捉技术,开启这项先河的影片是由荷兰鬼才导演保罗·范霍文执导、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科幻cult影片《全面回忆》。
在影片中,动作捕捉只出现了一分钟——仅仅是一段X光镜头扫描,形成了会动的骷髅形态,片段由行业佼佼者Motion Analysis公司制作,设备还是有线的,花絮中便有施瓦辛格拖着长而繁琐的各色电线走动的镜头,此时仅仅是起步阶段的动作技术,虽然有趣,但显得颇为粗糙。
真正将动作捕捉“发扬光大”的,是2000年的《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影片全程使用了这项在当时看来格外“先锋”的技术,以惊人的水准呈现出彼时最接近真实效果的画面,仅仅是女主角随风荡起的头发,便制作耗费近3000万美金,而1.8亿美金的投入,对于2001年的电影而言,显然是个“天文数字”。
而影片8500万的票房收益,又将“亏本”刻进了骨血。不过话虽如此,《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终是让“动作捕捉”乃至是CG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人们因此意识到,在动作捕捉等新兴技术的作用下,视效的画面居然可以如此真实。
安迪·瑟金斯,奥斯卡欠他一座小金人
当然,说起技术大拿和动作捕捉,《指环王》和彼得·杰克逊肯定是绕不开的话题。其名下大名鼎鼎的维塔工作室由彼得与好友理查德·泰勒、吉米·塞尔柯克在1993年共同创建。而之所以会在《指环王》中“义无反顾”“一掷千金”的开发并运用,是在一位后续声名鹊起的演员极力游说和其表现出精湛演技的“双重作用”下使然。
这位演员不是别人,正是被称为“动作捕捉之父”的安迪·瑟金斯。他出演过《指环王》以及《霍比特人》系列里的咕噜、《金刚》中的金刚、《猩球崛起》系列的凯撒等等。《指环王》的巨大成功,当然也离不开在当时看来颇富传奇色彩的特效加持,而安迪·瑟金斯作为拉开“动作捕捉”大幕的第一人,为咕噜这个角色赋予了单纯电脑特效所不能企及的鲜活的生命力,打破特效与传统表演之间的界限。可以说安迪·瑟金斯以一人之力,开拓了表演艺术和电影技法的一片天地。
在他之前,动作捕捉只是个纯技术工种,是他通过一系列传神的角色演绎,将其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因此,安迪创造虚拟角色的途径,和“方法派”表演是一致的,这也许是他独步此领域的法宝。就连斯皮尔伯格都曾说:“奥斯卡欠他一座小金人。”
不过话说回来,安迪·瑟金斯在《指环王》时代,动作捕捉,尤其是表情捕捉技术还是不够完善,安迪·瑟金斯的表演只能是打下基础,更多的面部细节还是要倚靠动画师进行后期修正。直到2003年,面部捕捉技术迎来一次全面革新——当时还是沃卓斯基兄弟导演的《黑客帝国2》中,由于反派大Boss史密斯探员可以无限复制,因此,其几百个“脑袋”便成为困扰导演的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困扰,特效团队从零开始,研发出一项专业的捕捉技术——无标记面部捕捉,又称全息捕捉。简单来说,全息捕捉是通过五台高清高速摄影机五个角度全方位收集表演者的每一个精细反映,然后同步传输到工作站上,制作出表演者“表情包”。也就是说,以后你需要相关的面部细节,都可以在表情库中“提取”,之后再通过电脑把这些表情“粘贴”到相应的CG角色身上,便完成了分身式表演。
2008年大卫·芬奇的《本杰明·巴顿奇事》也是运用相似的手法,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此时电影技术的质感与精细度,已经远超从前。在影片中,所有特效部门的全部精力都服务于同一个角色上的同一个脑袋瓜——布拉德·皮特也成为目前为止唯一一个靠着全CG技术提名奥斯卡最佳的男演员。
其实在2000至2009年,动作捕捉技术已从初试啼声到有了长足的发展,其间也诞生多部尝鲜型作品,比如2004年的《极地特快》,实现将动作与表情捕捉同时完成,甚至因此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05年的《金刚》,已经贵为“彼得大帝”的彼得·杰克逊为了挑战“十层楼”高度的金刚,特意创造了“道具捕捉”——先用巨大的道具代替表演者,最后再“粘贴”上表情捕捉。
2007年的《贝奥武夫》则实现了“眼球捕捉”,因为之前困于无法在人的眼球上安装跟踪点,从而让所有的影像CG都有一种“死气沉沉”的凝固感。而《贝奥武夫》的突破方法则非常“有趣”——主创们纷纷戴上有着特殊标记点的隐形眼镜,不得不说,这种“取巧”方法也是带领技术进步的特别方式。
《阿凡达》,集大成的技术造就最惊艳的捕捉
随着时间来到2009年,动作捕捉终于迎来了其最为光彩夺目的时刻——随着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上映,大批先锋技术在百花齐放中绽放属于它们最璀璨的光芒。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艺术质量、亦或是引发的社会话题,其突破之多、位面之广、影响之深远,如今观众亦是历历在目。
但严格来说,《阿凡达》在纯粹的技术上,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独创性——它既非首部使用动作捕捉的影片,也不是第一部3D IMAX电影(第一部是《极地特快》),甚至不是第一部使用虚拟拍摄的影片《黑客帝国2》,但它将这些技术与概念“集大成”,然后用前所未有的规格与标准,去进行加强、整合、优化,让这些技术配合得天衣无缝,之后又将这些成果反哺给电影特效行业。
所以,《阿凡达》在电影技术史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动作捕捉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阿凡达》对于动作捕捉技术最大的贡献在于,借助头戴式摄像头以及改进的软件算法,完美解决了演员面部表情高精度采集的问题。
其实这个点子卡梅隆早在1995年就想到了,不过直到《阿凡达》拍摄时才成为现实,也正是从那以后,头戴式摄像头就成为了动作捕捉的标配。《阿凡达》的制作过程和技术水平至今无人能敌,卡梅隆也自信地提出了“表演捕捉(Performance Capture)”的概念。这种虚拟表演的场地到处都是摄像头、动作捕捉服、道具模型,演员们无需走出摄影棚,就可以完成角色的全部表演。
《阿凡达》之后,动作捕捉又在《创:战纪》《第九区》《丁丁历险记》《猩球崛起》《加勒比海盗》《复仇者联盟》等等经典优秀作品中继续被应用与创新,至此成为科幻、奇幻、魔幻电影中尤为重要的一项电影特效技术。
这项技术打破CG与真人表演之间的界限,特效师们可以尽情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演员们也卸下了道具与化妆带来的限制,可谓电影工业历史性的进步、突破性的进展,促使电影特效技术迎来了新世纪的高光时刻。有理由相信,13年磨一剑的《阿凡达:水之道》会运用更为灵动的动作捕捉技术,带领观众走入一片“新视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