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雪の午后 发表于 2022-10-27 15:26:58

瞄电影朋友圈丨“三美”:描绘脱贫攻坚的时代画卷

□林碧
2020年脱贫攻坚迎来收官之年,在二十大召开之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从2013年始,八年脱贫攻坚战,共产党人在奋力拼搏中锻造形成“上下同心、精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这期间,扶贫题材影片逐渐走进荧幕,创作者以全景式展现我国东南西北中地区在这场攻坚战中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人物形象、乡土空间和精神承继这“三美”,构成脱贫攻坚的影像画卷。
一、“人”美: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扶贫引路人”
脱贫题材电影中引领底层农民脱贫致富的人称之为“扶贫引路人”。此类影片中“扶贫引路人”有三类,一是如《十八洞中》自我觉醒的农民;二是《村里的年轻人》《一点就到家》中返乡创业的青年人;三是《最后一公里》《秀美人生》《又是一年三月三》以基层党员干部、“第一书记”形象为代表的主人公。这些“扶贫引路人”坚持以“人民至上”,展现出可信、可爱与可敬。
开展脱贫攻坚的第一步,首先攻的是“民心”,这就需要一位可信、可爱的“扶贫引路人”。在扶贫题材电影中,往往会出现思维落后的“钉子户”,引路人需先以服务赢民心。《十八洞村》中原村书记小龙走后,王申做为新书记接替小龙的工作。要强的杨英俊并不服气被精准为贫困户,因此王申若想要帮助老杨一家脱贫先要和老杨建立感情。此后,王申帮助老杨插秧,干农活;交出车钥匙表示自己扶贫的决心;午饭时,两人在对方的身上看到自己父亲/儿子的身影,寄于精神寄托,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产生父子情谊。由此说服老杨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一点就到家》中秀兵回到家乡创业,为了取得村民信任,不惜亏损近二十万收回已过退换时间的商品。有这样的感情基础,才有之后村民愿意尝试种植普洱咖啡。若想要全村人都种上普洱咖啡,要先说服做为村长的李父,但李父作为一村之长,抱着负责的态度担忧村民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是求稳;以秀兵为代表的年轻人是想将本土的产品带出去,让农民富起来,让青年人走回来,是敢闯。他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影片也以两代人对于种植“茶咖”不同的态度,展现社会观念的时代变迁。
在可信、可爱之后,是可敬。《秀美人生》中黄文秀在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返乡参与扶贫建设,将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我和我的家乡》讲述的是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故事,其中《回乡之路》里的乔树林花光所有的积蓄为家乡修新校舍,防沙治沙,将沙里沟的荒漠变为脱贫致富的生命绿洲。党的十八大以来,近三百万名干部被选派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他们将自己的青春投入脱贫攻坚战中,不负人民,以汗水甚至生命谱写了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华彩乐章。“扶贫引路人”从来都不是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而是要“趴到泥土里面去”。
二、“景”美:两个空间交换呈现特有的乡土文化
电影叙事空间是用以承载所要叙述的故事或事件中的事物的活动场所或存在空间。单从扶贫题材电影的宣传海报上看,海报分为两种:人物群像拼图、充满色彩富有浪漫主义的乡间梯田油画。由此,“农村”显而易见就作为该类影片的主要叙事空间,在脱贫攻坚时代背景下,农村空间是具有多重意蕴的,其所包含的叙事空间有两种——农村与城市,旧农村与新农村。
首先,农村与城市两个空间随镜头的切换呈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乡间风情。影片中创作者善用航拍以大全景展现农村景色,如《十八洞村》影片一开头就展现群山中鳞次栉比的土家族民居,还有在阳光直射下,层层叠叠的梯田。画面由远及近依次展现这个充满湘西乡土气息的村落:主人公杨英俊插秧的画面;七彩凤凰从梯田上方飞过;身穿民族服饰做出击鼓和舞蹈动作的村民;在紧密的鼓点声中镜头透过隧道切换到穿梭在云间的高速公路大桥、盘山公路、群山和梯田,这是“城”与“乡”的碰撞。其中凤凰和鼓在传统文化里作为一种意象的表达,凤凰是瑞鸟,“鼓”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都放在开头出现象征着坚强勇敢、生活幸福,这是每一个农民的期盼,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奔小康的期盼。
其次,旧农村与新农村两个物质空间上的变换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如《我和我的家乡》之《最后一课》讲述的是范老师因病使记忆停留在望溪村支教时为孩子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为了让范老师病情得到好转,他们用善意的谎言,在同一片土地上营造出两个不同的空间:新农村和旧农村。当谎言被拆穿,范老师奔走在熟悉又陌生的村子里,画面不断切换闪回,现实与回忆相互交织。旧农村崎岖的小路变成了水泥砌成的迎宾步道;交通工具由乌篷小船变成了汽车;颓垣败壁的房子画上了带有乡村特色的墙绘;被打翻水彩融化在河水中,变成了带有七彩玻璃的小学。同时,当观众跟随导演的镜头回到望溪村时,导演以“长镜头+摇镜头”的拍摄组合方式,展现网红民宿、智能蜂箱、豆腐坊、植物大观园等八组由旅游经济带动乡村发展的变化。
三、“神”美:继承时代精神展现青春力量
八十多年前红军踏上长征之路,当地农民为其做向导,分棉被,助红军长征。八十多年后,中国经济步入正轨,农民踏上“小康”的长征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举全国上下之力“反哺”农民,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十八洞村》中王申带老杨来到一处尾矿库,希望能彤老杨一块儿改造这个废弃矿场。只要改造成功,全村人都可以摆脱贫困。他说“我们有的是力气,一年不够两年嘛”;老杨原是一位退役老兵,每日辛勤劳作,电影多次出现公鸡的特写,开头公鸡第一次出现,随后便是老杨插秧的镜头,喻示着他起早贪黑,肯于吃苦的“愚公”形象。“大山教授”李保国(电影《李保国》主人公)在这个农村经济和农业知识都落后的小村里待了20年,科技扶贫、无私奉献,手把手指导当地果农治山、种苹果,让这个人均收入不足80元的小山村摆脱贫穷、走上致富路,这是不畏艰难险阻、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愚公精神。在这类型影片中,创作者以长征精神和愚公精神来映照当下的脱贫攻坚精神,这是对前人精神的承继。
新时代,青年成为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几年,主旋律影片逐渐呈现“青春化”的态势,一个是在演员的选择和角色塑造上较多以青年演员、青年形象为主;二是在叙事策略上以轻喜剧的方式呈现;三是片中呈现出科技现代化、潮流的元素。脱贫攻坚系列的主旋律影片也不例外,尤其在2020年后播出的扶贫题材电影中,不再是讲述脱贫的历程,而是振兴发展乡村的故事。影片被贴上“青春励志”的标签,是将青年主人公自身的成长与乡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一点就到家》中青年演员刘昊然饰演的魏晋北在城市中创业失败,机缘巧合随彭秀兵来到云南古寨创业。影片中魏晋北一直在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这个寻找自我的过程,其实也是在思考古寨发展需要什么的问题。《青春作伴好还乡》中名牌大学毕业的主人公管松江回到家乡创业,年轻干部在质疑中不断成长,带领家乡人共同建设家乡,展现青春的力量。阐述了青年将理想融入民族大业,将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
结语: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扶贫题材电影借助影像语言展现特有的民族文化,讲述“扶贫引路人”一心一意投身于农村建设的扶贫故事,传递脱贫攻坚精神。将全民小康、国家富强的美好图景充分展现开来,并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下一个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百年计划。
作者林碧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19级本科生,浙江省高校融媒体文艺评论社成员。指导教师:邵君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瞄电影朋友圈丨“三美”:描绘脱贫攻坚的时代画卷